The Old Classmate

这大概是一篇观后感吧,记在看了《同桌的你》之后
  • 做我女朋友吧

所有故事的开始,似乎总是喜欢用最直接最美好的方式拉开帷幕,吸引着别人的关注。

学生时代,让我最憧憬的情感大概就是,一个人的一句话,就努力奋斗考到对方能上的学校。因为好像这样的努力看上去很简单,我们不需要考虑的太多,只要大考过了起码能在一起好几年的时间,而不出意外,还可以有更久的日子。最重要的是,那一句话可以让我有多大的动力让我急着往前走。嗯,其实没有推力,我一般不会调动自己所有的小宇宙,大概是这样吧。

  • 这是我们两个人的事 我一个人办不到

婚礼前的酒宴,周小栀带着十杯酒,说着那些为了林一去了美国之后努力奔赴团聚时所做的努力。可是结果一次一次的打击着她,她不确定了。那时候她想着把林一叫回来的吧,可是想一想,林一在美国发展的应该会很好吧,自己不确定她还值得林一回来找她。

“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林一了,你也不是当初那个周小栀”。是这样的,她没去美国,可是每一天都在地图上一遍又一遍的看着他可能走过的路;他在美国,虽然已经接到电话说她不会来美国了,可还是习惯着搬家的时候找一间带向南窗户的房子,甚至想象着院子里挂着她的裙子,该是多么的好看。他不是当初那个林一,不是那个为了周小栀不计后果的林一;她不是当初那个周小栀,不是那个为了林一不惧生死的周小栀。

只不过人们总是在完成不了一个愿望的时候,将未完成的原因推给现实。可是我天真的以为现实只是人们掩盖自己任性的幌子。所谓现实,明明是人性的弱点催生出来的实际情况,可是最后被当作了责备对方的理由。恐怕不太合适吧。

  • 我想在教堂办一个独一无二的婚礼 跟谁的都不一样

当婚礼开始的时候,因为看过了预告片,加上周小栀前面剧情里说的这句话,所以总是爱幻想的我天真的觉得,这之后的抢亲应该就是这部电影最后的结局了吧。结果虽然“差强人意”,不过当幻想出来的镜头切回现实的时候,影院里的一片哗然倒是让我有一丝安慰,因为让我觉得天真的人其实不止我一个。

而那场由周小栀幻想出来的抢亲,那个在神父询问是否愿意时迟疑的眼神,想象着他能像自己彼时在非典时不顾生死将手伸向他那样,能在教堂握着她的手,不顾一切的往外面奔跑。甚至做好了所有的准备,连逃婚用的平底鞋都穿好了,只不过……正当时,林一心里想的应该是,周小栀终于安稳的嫁给别人了,毕竟自己一败如水,根本提不起勇气,甚至不敢想抢亲的念头。所谓人性,不仅有自私,还有怯懦。

  • The End

记忆总是喜欢添油加醋,好像曾经的某个瞬间自己做或者不做一些事,结果就会向最好的方向发展。好在实际发生的事情总喜欢是不是的给我们来一记响亮的巴掌,如嘲讽一般。

Yep,所有的故事都有结局,而关乎青春的故事更喜欢以当下看起来很悲伤的结局收尾,犹如那些年,犹如终将逝去的青春。不管有多怀念,未来的某一天,总会有这样的问题被问出来:

Miss Zhou.Do you come freely and without reservations to give yourselves to each other in this marridge.

而后还会伴着一个理所应当的答案:

我愿意。

the-old-classmate

  • The end of the End

爱情总是在自己最需要最感动的时候来到自己身边才是最好的,因为这个恰当的时候拥有这样一份感情,才容易让故事足够久的走下去。这也正是我现在对爱情不抱美好希望的“原罪”:不是别人多么适合,只不过是那年时光恰好。类似于这篇“观后感”,本意是在看完电影后就写出来的,可是总想沉淀更多的东西,却慢慢的将当初看电影的情绪也近乎消磨殆尽,最后拖拉成这个样子,以至于到今天应付为之。

我知道,所有的事情,必有来时路。

Edited at 杭州一生一信 Posted at 2014.6.14

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,我依稀的记得彼时的这个时候,我熬过了最漫长的一个星期,然后……